1)明是非

两个模拟情景同样证明半岁大婴儿具有道德是非感。

在一种情境中,研究人员设计玩具狗开箱子的“独角道德剧”。其中,一直泰迪熊帮助玩具狗举起箱盖,另一只泰迪熊却固执地坐在箱盖上阻止玩具狗打开箱子。

在类似的另一种情景中,一直木偶猫与两只玩具兔玩滚皮球游戏。同样,一只兔子扮演“好人”角色,接到猫的皮球后把球滚回去;另一只兔子扮演“坏人”角色,捡起皮球逃之夭夭。

研究人员表明:“两个实验结果显示,半岁大的婴儿大多站在‘好人’一边。”

21个月大的婴儿是非感似乎更加强烈。当研究人员为他们模拟相同的情景后,允许他们为玩具分发或收回食物。大多数婴儿选择收回“淘气白兔”的食物,一个婴儿甚至打“坏人”的头以示惩罚。

2)辨善恶

“婴儿感知善恶的能力似乎与生俱来,”英国《每日邮报》9日援引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保罗·布鲁姆教授的话报道。

在一次实践中,布鲁姆让6个月到1岁大的婴儿观看木偶表演。在表演中,一个长着眼睛的多彩木偶正在登山,一个木偶从旁协助,另一个则伺机把登山的木偶推下山去。

看过几次后,研究人员把“乐于助人”和“搞破坏”的木偶放在婴儿面前,发现婴儿喜欢看向“乐于助人”的木偶,明显喜欢“好人”。

“结果表明,6个月到10个月大的婴儿偏好‘好人’,讨厌‘坏人’,”布鲁姆对美国《纽约时报》记者说。

在尚且不能蹒跚学步和牙牙学语的小小年纪,婴儿竟能形成基本道德准则,这一发现着实使认为初生婴儿大脑如同“一张白纸”的人大吃一惊。

3)有质疑

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人们在诞生伊始就一惊具有基本道德感”,布鲁姆说,“精心设计的实验说明,初生婴儿头脑中已经有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。”

然而,布鲁姆的结论同样受到挑战。英国杜伦大学娜佳·赖斯兰博士说:“一切事情都取决于人的参照标准,”她说,“认为推求上山意味助人为乐,这是研究人员自己做出的道德判断,而婴儿可能只是喜欢看上升的东西而不是下降的东西。”

“另一项情景中,就像母亲保护孩子离开危险物体一样,也许泰迪熊压住箱盖是因为里边存在危险,”赖斯兰说,因此,婴儿无法简单判断孰对孰错。

总之,婴儿天生就具有一些能力,并不像大家说的一张白纸哦。